close
“我最孤獨的感覺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貴一點,我覺得大傢不瞭解我的想法和追求。”
雷軍總是在說,能看懂小米的人不多。
這傢剛剛成立6年的公司正在面臨連續高速成長後的第一輪調整。
情況發生變化是在2015年,這一年小米的銷售額增速開始變得慢下來,同比2014年僅增長5%。另一方面,華為、OPPO、VIVO、魅族等手機廠商在2014年開始發力,研究學習小米的模式,同時推出瞭自己的互聯網手機品牌,廝殺進入白熱化階段。
相關數據統計顯示,2016年小米的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約39%,國內手機市場份額亦低於華為、OPPO、VIVO和蘋果,處在第5位。
業內普遍分析認為,小米手機出貨量的下滑是渠道特別是線下渠道出現瞭問題。華為、OPPO、VIVO等廠商在進入手機業務之前,線下渠道資源已經積累多年;而小米一出生就是電商起傢,線下渠道較弱。
另外,隨著一、二線城市智能手機更新換代完成,新一輪的增長來自於小城市、鄉鎮和農村市場,隻靠線上渠道不能完全覆蓋。
然而,雷軍卻認為,如果隻是從手機出貨量來看小米,未免把小米想象得太過簡單。40歲前就實現瞭財務自由,過瞭幾年“睡到自然醒”的日子。“中關村(000931,股吧)勞模”雷軍重頭殺回來創業,目的不僅是掙錢那麼簡單。
“小米是一傢極其追求創新和性價比的公司。”雷軍說,“性價比的背後是推動中國的效率革命。”
他感覺自己最無法被人理解也正是在這:“我最孤獨的感覺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貴一點,我覺得大傢不瞭解我的想法和追求。”
●●●
電商的天花板?
雷軍在公開場合不斷強調小米在手機電商的“絕對優勢”——占比超50%。而問題是,手機電商隻占手機銷售零售總額的20%左右,總體算來,小米手機銷售額不過也隻是整個市場的一成左右。
巨大的市場空間仍在線下。
2016年手機出貨量表現搶眼的OPPO、VIVO等品牌正是憑借在三線及以下城市大量線下渠道的佈局,一舉超越瞭小米、蘋果等廠商,列居國內前兩位。
本質上來看,小米遇到的是自營電商的天花板,而智能手機的天花板遠高於此。換言之,選擇高效率、選擇電商的小米在一開始就忽視瞭這80%的市場份額,雷軍也承認,這是小米需要突破的問題。業內人士分析,隨著大中城市的智能手機普及完成,接下來中小城市乃至鄉鎮也正在迎來一波“換機潮”,而這也是成就OPPO等線下渠道強勢的手機品牌的重要原因。
用互聯網思維推動“效率革命”,電商隻能算是一個切入點。
“我相信互聯網,就是如果我們積極擁抱互聯網,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,加上行業經驗,會迅速形成突破。”雷軍說。
在今天看來,雷軍所相信的互聯網,不隻是一個產業的風口、不隻是一種“思維模式”,更是幫助中國經濟逃離“增長怪圈”的終極武器。
雷軍認為,中國經濟的核心問題是效率太低。產品銷售過程中,“市場、銷售、渠道費用一樣省不瞭,而且越來越貴”,租金的不斷上漲就是一個例子。
企業想要掙錢怎麼辦?“隻有砍成本,所以產品越來越差,就得靠忽悠賣產品。”台灣電動床工廠
“襯衫的成本是15-120元之間,但是進到商場就會加價10倍以上。”這種問題出現在各個行業當中,之前卻並沒有人能夠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,顯然,隻靠產品的生產廠傢或渠道乃至電商某一環節的革命不能完成,於是從產品、渠道到整個商業系統的變革就成為新的命題。
●●●
新零售大潮來襲
任何一個行業的“良幣驅逐劣幣”對於中國經濟來說都是一件好事——對需求飽和,隻能靠廣告、促銷和渠道來催肥的線下模式來說,互聯網帶來的效率提升,能夠使更多人用上更好的產品,這既符合“消費升級”的風口,實際上更是真正意義上的“供給側改革”。
顯然,不隻雷軍,互聯網行業的精英都已經意識到瞭新零售的重要意義。馬雲在阿裡巴巴未來的戰略中,將新零售與新制造、新金融、新技術、新資源一並成為“五大新”,他還表示,純電商時代很快會結束,未來的10年、20年,沒有電子商務這一說,隻有“新零售”這一說,“線上線下、物流必須結合到一起。”
“新零售的本質是效率革命。”雷軍說。
可以看出,如果隻是增加渠道本身並不能帶來企業效率的提升,但能在短時間內提升產品的銷售規模。有分析認為,近期各大手機廠商的漲價,從側面反映出瞭手機成本——不僅是原材料、勞動力成本——而是渠道成本的增加。
“出發點不一樣,小米模式的出發點是提升效率,OV(OPPO、VIVO)、華為的出發點是規模和利潤。”一位IT分析師這樣告訴《英才》記者,高效率意味著更低的銷售、渠道成本,“簡單來說,一個是改善供給、一個是覆蓋需求。”
電商的效率自然不必說,對於小米來說,真正的難點是如何保證線下小米之傢的效率,如果按照雷軍的說法,電商的銷售成本大概在4%-5%左右,小米之傢大概不到10%。
如果成功解決這一問題,則能展現出小米未來真正的價值:好市多解決瞭線下效率的問題,其市盈率高達30倍,而蘋果公司的市盈率不過15倍左右。一傢消費電子公司的估值和一傢高效率零售企業的估值有近1倍的差距。
雷軍給出的答案是拓展生態鏈,小米之傢銷售的產品品類將進一步增加,形成線下產品的生態系統,於是便提出的“科技界無印良品”的概念,“是高性價比、高品質”。
無印良品作為日本同樣強調性價比的傢居用品店,成立之初能夠成功的原因也在於引入瞭SPA的概念(自有品牌專業零售商模式),隻負責設計和線下零售。
把小米投資的各類科技產品,在線下同一個空間銷售,進而提高小米之傢的客單價與提袋率,達到提升銷售效率的目的。“每平米的銷售是傳統零售企業的20倍。”
據瞭解,目前單位面積在200-300平米的小米之傢平均單店年銷售X-701/Mini手作鮮食堂|寵物食品|貴賓狗飼料|貴賓狗飼料推薦|紅貴賓飼料|紅貴賓飼料推薦額約為6000萬元。如小米按計劃在2017年開200傢,就意味著120億元的年收入。
佈局線下店面與拓展產品的生態鏈,是小米實現“科技界無印良品”和提升估值的兩條關鍵路徑。在更廣泛的意義上來看,阿裡巴巴、京東、蘇寧等電商巨頭從線上走向線下,進一步改善傳統零售的商業模式、提升中國零售行業的效率,雷軍所信仰的互聯網無疑將釋放更大的能量。
“便宜的東西不一定不好,如果大傢認為這個觀點錯瞭,我願意錯一輩子。”雷軍說。浴室除臭專家網-浴室除臭,浴室除臭推薦,浴室除臭方法,廁所除臭,廁所除臭推薦,廁所除臭方法
●●●
有點迷茫的2016
宋立新(英才雜志社社長):能不能用一個形容詞形容一下2016年?
雷軍:我覺得2016年是有點迷茫。
宋立新:2016年中你的講話中提到“小米現在處在谷底,但是反彈的時候已經來瞭”。我們都知道當處於下降通道的時候,人會迷茫並不知道自己在低谷,你怎麼確認小米真的已經到谷底瞭?
雷軍:如果大傢對小米沒有那麼高的期望值,專註做電商是小米不能減少的。因為我們找不到比電商或者接近電商更有效率的模型時,我們專註做電商就很重要,這是一種減法。但是我們內心的沖動、輿論的環境,都希望小米能更成功,這就是我去年的焦慮和迷茫。
我往後退一步海闊天空,就是專註做電商,因為電商已經證明瞭它的效率,其實這是正解。但是大傢會聽到很多聲音,說小米不行,包括內部的員工。在這種焦慮之下,我們想出來瞭小米之傢,有時候創新是可以被逼出來的。
我們內部討論的時候我說我們一定要創新、嘗試,我們不要比排名,我們做成一傢好公司,這是我們真正的目標,不一定份額大、營業額高就是好公司。去年經歷最痛苦的事,就是發現電商是高效率的一種而不是唯一,找出自己的盈利模式,這是很重要的。
現場嘉賓:剛才你說2016年比較迷茫,我也有一個小迷茫,有一個困惑,你怎麼隻心甘情願的做所謂科技產品類的無印良品,而不是提高零售渠道的效率,去做線下小米式的萬達或者是線上小米式的阿裡巴巴?小米要做科技產業的“無印良品”,如何應對美的、格力這樣的企業?
雷軍:我的商業夢想其實是求解今天中國社會的問題,關鍵的問題是怎麼做一個比較好的標桿,而不是適應所有問題。小米證明瞭電商模型的成功,到今天為止我們手機在電商領域裡還是無可爭議的霸主。所以,接下來的問題是我們走出電商以後如何還能保持互聯網效應,我希望走出一條路,這條能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價值。
小米之傢的模型或者科技界的無印良品,更多的是一種商業實踐或者商業嘗試,我希望為大傢走出一條路,讓大傢的焦點問題關註到零售效率的解決上,推動整個社會的共同進步,這是第一個問題。
關於第二個問題,即生態鏈計劃如何面對傳統巨頭的競爭。我認為互聯網就是一個高維度的武器,隻要你有行業經驗和實幹能力,結合互聯網以後,非常短的時間能在很多領域都有突破,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生態鏈企業裡,有不少企業在短短一兩年時間裡幹到中國乃至世界第一。
我相信互聯網,如果我們積極擁抱互聯網,用互聯網思維武裝自己,加上行業經驗,會迅速形成突破。所以小米的方法論是整個體系,大傢解讀小米的時候往往是從性價比、手機來解讀的,因為這個商業模式偏復雜,我覺得半個小時我說不清楚。但是在我們做生態鏈計劃3年多的時間裡,移動手機我們幹到瞭世界第一,手環幹到瞭世界第二,凈化器幹到瞭中國第一,這充分驗證瞭小米背後的商業模式。
●●●
華為不是互聯網企業,走到今天也因為小米
現場嘉賓:你承認不承認華為手機也具有互聯網思維?
雷軍:華為是我們中國企業的驕傲,華為今天能做到很好,我認為也是小米的貢獻,這樣顯得有點臉皮厚。華為是“像素級”向小米學習的,然後學習互聯網思維,但是他們的模型還是傳統模型、渠道模型。他們向小米學習怎麼樣做用戶體驗,怎麼學習這樣的商業模式,但我覺得他們不是互聯網企業。大傢要看,小米在手機行業取得真正的成就在哪裡,推動瞭全行業進步,幹掉瞭第一隻山寨機,淘汰瞭弱小,讓一群有真正競爭力的公司脫穎而出。當然也給小米很大的壓力,共同進步。
宋立新:有人參訪小米高管的時候就問到瞭小米的氣場,當時有一種言論說,小米的氣場來自於低價,這樣的做法極大的傷害瞭中國制造業,對這種說法你怎麼看?
雷軍:我們在手機行業有6年實踐的結果,是淘汰劣質的產能,淘汰劣質的坑蒙拐騙和粗制濫造的產品,讓真正有競爭力,有創新能力,有經營管理能力的企業,在真正的競爭中一步步展現出來。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方式呢?這就是一個競爭、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。如果我們保護低劣的東西,整個市場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。我覺得小米是用它的高品質,高性價比,在推動各個行業進步。
比如說你要想勝出小米這個模型,你在傳統渠道上就要做到極致。我就是“鯰魚”嘛,進去“攪和”各個行業,讓每個行業回過頭來審視自己的項目、創新和產品。
●●●
“孤獨是大傢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貴”
宋立新:從剛才雷軍的分享裡,大傢是從兩個不同維度看的。有人說雷軍有兩個角色,一個是作為投資者的雷軍,是逐利的,逐利是資本回報的使命。另一個站在技術角度的雷軍,是逐夢的,因為你總是享受你自己的夢想,一步步接近快樂。在這兩個角色之間,關於分裂的講法你認同嗎?
雷軍:我覺得夢想跟財務回報這兩個問題是既對立又統一的,沒有紮實的運作,沒有紮實的財報,沒有紮實的業績,夢想隻能是空想。真正的夢想傢是立足於實業,一步步提升,才能上升為夢想。
我創辦小米的時候有那樣的想法,如果不能做出成功的標桿,就隻能是空想。很多人說你應該把東西賣得貴點,我說我做的所有工作就是想改變大傢的觀點,東西便宜不一定是這個東西不好,尤其在美國,真的很欽佩60年前美國一大批商業傢推動的這些項目,如果大傢認為這是錯的,我願意錯一輩子。不管有多少人勸我,我打算一條路走到黑,就是要這麼幹。
宋立新:你最孤獨的時候是什麼?感覺是什麼?
雷軍:最孤獨的感覺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勸我把小米產品賣貴一點,我覺得大傢不瞭解我的想法和追求。
(內容節選自亞佈力中國企業傢論壇2017年會“中國商業心靈”環節,整理|本刊記者 孟德陽)
文章來源:微信公眾號英才雜志
(責任編輯:鄧益偉 HN006)
和訊網今天刊登瞭《雷軍: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? 》一文,關於此事的更多報道,請在和訊財經客戶端上閱讀。
4CC821FAAC7B520B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